搜索
加载中 ...

摩拜单车为什么那么沉?我消耗的20%的体力竟然都用去发电了!

白小桑 · 2017-05-02 17:49

共享单车的热潮下,ofo和摩拜的这场融资大战饱受争议。从新型的商业模式到后期的运营维护成本,新鲜事物的出现总要在市场上好好的实践一番。在体验了ofo、摩拜、小蓝车等各种单车之后,对于摩拜真是感触颇深,还没到家就想弃车了。那么问题就来了:为何摩拜单车这么沉?

笔者看了很多回答,有一个从工程方面给出了较合理的答案:

第一,车身较重。车身采用了航空铝材料,使其重量达到25公斤,是普通自行车的2倍。这个是第一个原因。

第二,为了降低骑行过程中的爆胎风险,轮胎为橡胶实心。这个除了骑行时感觉沉重,还有一个就是“路感”很强烈!

第三,增加了发电装置。单车的互联网功能需要电力设备,考虑到电池成本以及后期的充电问题。摩拜在传动部分安装了小型发电机,由用户骑行时体力做功供电。

第四,摩拜采用的是轴传动的方式,不会“掉链子”。这种方式成本高,但却降低运营的维修成本

所以,摩拜骑行那么重就是为了降低后期的运营维修成本,那么问题来了,运营维护成本和用户体验究竟哪个重要?我们这样计算一下:

假设每台车每天使用10个小时,这里把使用时间当做不变量。我们根据市场调研就摩拜和ofo的成本做一下对比。

  

摩拜:按租金每小时1元计算,每台车每天使用10小时,一台2000元的摩拜单车,需要连续使用200天才能赚回其成本。

ofo:按租金每小时05.元计算,每台车每天使用10小时,一台200元的小黄车,需要连续40天即赚回其成本。

根据计算,摩拜的这种做法貌似吃了一个“成本价”的大亏!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线的拉开,摩拜单车低损耗率、低损耗成本的优势必将进一步凸显。在后期的运营维护上,摩拜显然是已经提前规划好了。

我们再来看一下用户数据:截止2016年底,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886万。预计2017年,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,年底或达5000万用户规模。

同时也有一组数据表明,共享单车的使用用户多为体验者,骑行三两次的人数居多,长期使用的比例较少。在“用户为王”的时代,在设计产品时,究竟是用户体验重要还是考虑后期的运营成本比较划算?

就个人来讲,如果有摩拜和ofo同时出现在我面前,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。用我的体力来给你的GPS供电的这种行为,我是不会再去做第二次的。所以,产品所给与用户的第一感觉真的很重要。即使摩拜降低了运营维修成本,却没留住用户,用户的流失也会成为一个大的“创伤”。

当然,我们也看到了摩拜正在“抢修”这个“bug”,所以有了摩拜二代(轻巧版),同时也为了照顾用户的体验问题,有了调节座位高低的这个功能,不得不吐槽的是,二代也挺沉的。

对于任何产品来说,有用性大于易用性。也就是说,用户体验固然重要,但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用户觉得有用。GPS互联网功能在单车上的使用,对于用户的预约以及查看附近车辆是有用的,对于摩拜本身来说,是必不可少的,对后期的车辆召回以及运营维修起着很大的作用。

通过摩拜单车的这个例子,可以看出,当设计一个产品时,应该首先考虑的是用户体验,其次才应该是运营成本。

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

下载
文章
2017
05/02
17:49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