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 :硕士博士圈
本是学哲学的,偏偏对计算机感兴趣,毕业后做记者,因为采访过丁磊、雷军、周鸿祎等大佬,便感觉自己也是大佬,于是开始创业。没有想到8年后还真成了身价百亿的大佬,他就是YY创始人李学凌。
不走正门,偏走旁门
第一次是选专业。1993年,20岁的李学凌考入人大哲学系。不过,这位老兄并没有花多少精力去琢磨黑格尔、尼采、康德的哲学思想,而是成天泡在信息管理系的机房里。
两年下来,李学凌居然成了编程高手。事实上,日后他进军游戏的信心都来源于此。
当然,人大学子跨界是有传统的。隔壁比他高一届,来自江苏宿迁光明村的刘强东,同样对本专业不感兴趣,同样扎进电脑编程当中,并于大三给快餐店编餐饮管理系统,成为了班上的有钱人。
金融学高级课程班(符合条件可申请博士学位)
第二次是找工作。照理讲,自学编程就为好找工作,就像强哥那样毕业后在中关村里混圈子,但李学凌偏偏不。
他东折腾西折腾,最后竟然混进了《中国青年报》担任记者,并把北漂大学生最渴望的北京户口给解决了。
第三次是寻突破口。1997年什么最火,当然是国际贸易。九十年代中期,我国刚刚放开进出口权,一夜之间,“对外贸易”成为炙手可热的词汇,很多高考状元都把国际贸易作为首选专业。
要知道,当时我国电脑普及率非常低,很多日后赫赫有名的互联网大佬不是刚刚大学毕业的愣头青,就是在单位打酱油。
没错,当时,丁磊还在宁波电信局上班,马云刚刚卖掉中国黄页,李彦宏还在美国读书,马化腾只是深圳一名优哉游哉的打工仔,成天靠泡BBS论坛打发时间。
但是,李学凌却果断选择互联网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,其后的升迁也证明了他的眼光。得益于出道早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,短短5年,他就从一个菜鸟变成了资深媒体人,跻身京城“四大IT名记。”
2000年春天,正是在采访陈一舟的过程中,李学凌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,并与几个朋友合伙搞出一个CFP视觉中国网站,主打专业图片。从此,我国新闻照片有了价格体系,“每张照片定价50元,”李学凌也籍此淘到了第一个100万。
南征北战,只为更有尊严
到了2003年4月,李学凌已经在互联网江湖崭露头角。
胡延平入主《互联网周刊》,他曾去帮过忙;方兴东要创办